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出版单位:《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
                 有限责任公司

总  编 辑:刘建湖

副  社 长:焦金平

副  总 编:李晓红

总编助理:贾辰豪

责任编辑:沈   昱  余建斌

理论编辑:陈晓波  

                 贾艳琳

美术总监:田华阙

美术编辑:陈卓夫

排版制作:熊顺林  陈卓夫 

                 刘佳洋  吕雅楠

期刊展示
8
2025年 第8期
7
2025年 第7期

                本刊简介

      由《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商业经济研究》创刊于1982年,是原国家商业部创办的国家一级商业经济类学术期刊,是我国商贸流通领域的重要学术阵地。期刊创办30余年,为传播商业前沿理论、促进流通创新发展、推动商贸流通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行业内和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期刊多次入选“CSSCI来源核心期刊”、长期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系《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分类转载量排名前茅期刊,2023年继续入编最新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目录,系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关键字          标题 作者 全文   
 
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研究
2016-4-25
郭敬哲(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1)
      ◆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20世纪我国的工业社会进程速度极快,房地产经济繁荣发展,然而商贸流通服务业却被忽视。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工业经济逐渐常态化,第三产业反而发展迅速,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等方面都占据重要位置,能够加速商品流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十八大”之后,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正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政府层面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以此扩大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关键词:商贸流通服务业   影响力   对外开放   整体性   协调性
      充分分析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阶段,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熊维,2015)。所以,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了解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或间接贡献,以便使商贸流通服务业真正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商贸流通服务业概述
      商贸流通服务业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有关商品和服务交易活动的产业形式,包含专门从事商品批发、销售、物流以及餐饮等多方面的产业,同时还包含工农业经济发展中自行开展的购销活动等。传统的服务业技术含量比较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不凸显,然而,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逐渐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商品经济与实体经济直接关联性的产业经济活动总称。
      我国的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归属于第三产业之中,但是,其既包含了能够为第一产业农业产品服务的流通业,也包含了能够为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工业产业资料。所以,从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既包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衍生产业,也包含第三产业中专门从事采购、物流以及分销等活动的服务机构,这些产业和机构之间既有联系,同时也相互区别。其中,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服务占比较大,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过程中,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正在不断地向既专业化又社会化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分析
      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其发展历程中,能够有效改变商品流通、社会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以及国民经济等方面原有状态的影响能力,这也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一种具体表现(葛万军,2015)。在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包括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其中直接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的共享率、就业比重的影响等;而间接影响力是指优化社会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同时,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强弱与本国相关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管理水平的高低都有较大的关联性。另外,还应该在实际发展中看到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多向性特征,其在发展过程中与国民经济中的城乡关系、经济方式、空间结构、增长消费以及扩大就业等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表现方式较多,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也将越来越大。另外,商贸流通服务业在识别消费者偏好方面也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商贸流通服务业都会对经济形成一种引导作用,所以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有效运行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还能够有效调整其他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能够利用提高市场效率、传导市场信号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来深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能力,发挥出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影响力。
      另外,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充当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就业压力较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劳动力市场将达到上年实际就业的两倍以上,所以必须尽快扩大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09)。因为,商贸流通服务业中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大,具有很好的就业吸纳率,再加上较强的就业吸引力,能够有效实现我国的就业优先战略,能够实现对于灵活就业和新就业的支持,并能促进我国其他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推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同时,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能够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在发展中起着促进消费、开发消费以及创造未来消费的作用。商贸流通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主要是利用强大的服务功能提高消费体验,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水平,从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而且消费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还有绝对的依赖关系,这是由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在社会分工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导致居民消费比较依赖商贸流通服务业,另外,还有一些商业企业因经营不善而被市场淘汰,这都说明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是能够优化产业结构的。
      总而言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使整个国民经济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引导作用下积极地发展前进。商贸流通服务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引导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商品经济发展,有效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商贸流通服务业负的外部效应,也就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所产生的负的效应。
      
      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直观,有关数据统计也比较多,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其间接贡献度的识别,即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对社会经济的外部效应和溢出效应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09)。其中,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用于外资经济发展,目前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溢出效应被专家学者们广泛关注,这种效应主要研究同一个产业内当地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加工环节、企业之间正式与非正式间的关联性分析。溢出效应的具体内容是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在分析过程中不容易精准的确定。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中对知识与信息的效能形式的解读。然而,商贸流通服务业本质上是物流、信息流以及商业流之间的信息综合分析,在整个流通领域中信息流通和知识传播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主要功能(郭铁民,2005)。因此,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溢出效应模型适合应用于商贸流通服务业中间贡献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以菲德两部门模型来分析国民经济中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作用和效应,通过详细分析,提出相应分析思路,以便更好地提高商贸流通服务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模型建立
      研究过程中本文假设Y为总产出,D代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出,N代表非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出,(L)代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劳动力,(K)代表其生产要素,(D)代表商贸流通服务业产量水平,d、n分别代表商贸流通服务业中的两个服务部门,(N)代表商贸流通服务业中其他部门的产量,k代表资本综合,I代表国内固定资产的投资。列出劳动力和资本总量的方程表达式,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
      (1)
      (2)
      总产出的方程式为公式(3)所示:
      Y=D+N                                        (3)
      不同部分的资本边际生产力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如公式(4)所示:
      (4)
      在式(4)中fL、gL、fK、gK是式(1)和式(2)中资本总量和劳动力的边际成本,δ代表两个部门之间边际生产力间的主要不同点,δ为一个<0、>0或者是=0的数字,分别表示商贸经济流通服务业与非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边际生产力之间的差异。
      由上述(1)、(2)、(3)、(4)四个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公式(5):
      dY/Y=α(I/Y)+β(dL/L)+γ(dD/D)(D/Y)                                        (5)
      在式(5)中α表示的是非商贸流通服务业资本的边际产品,β是其弹性系数,γ则表示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力。dY/Y表示商贸经济中总产品,dL/L代表的是其劳动力,而dD/D则表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增长率;I/Y表示的是国内资产占GDP的比例,D/Y表示的是商贸流通服务业产品占国民经济总产品的比例,I则代表国内固定资产的投资。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上述方程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如公式(6)和公式(7)所示:
      dY/Y=α(I/Y)+β(dL/L)+[(δ/1+δ)+θ(N/D)](dD/D)(D/Y)                                                     (6)
      dY/Y=α(I/Y)+β(dL/L)+[(δ/1+δ)-θ](dD/D)(D/Y) +θ(dD/D)                                                      (7)
      综合以上分析,在此次模型分析过程中将整体经济分为两个部门进行研究,这就是以上划分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和非商贸流通服务业,通过这种划分方式简化现实经济理论,从而进行更好的经济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假设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和外溢作用在同一时间内发生,而非商贸流通服务业产品依赖于本商品劳动力和本商品资本的优化配置。
      (三)数据和结果分析
      1.数据来源。本研究中由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统计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在分析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连续性、可比性及可靠性,本文认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D)表示的是国内生产总值,这里的国内生产总值主要包含经济活动中的批发业、零售业等有关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计算方法按照当年的价格来计算,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计算是根据当时的可比价格来计算,另外,就业人数的计算=农村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口。
      投资(I)表示的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含国民经济生产中所有形式经济发展的总和,详细数据分析如表1所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8)。
      2.结果分析。依据表1中的数据实施统计分析,发现R2=0.890,这个结果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溢出效应拟合度为89%,可以在这个程度上实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而且从这个方面来看,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上应重点强调商贸流通服务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正确看待和分析实施商贸流通服务业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外在和内在的影响力,从而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策略,以便使我国经济在“十三五”时期继续奋力前行。同时,根据自变量分析模式可以显示出其回归方程,如公式(8)所示。
      dY/Y=-0.036(I/Y)-5.197(dL/L)+4.195(dD/D)(D/Y)+0.152(dD/D)+0.098                                                (8)
      其中:θ=0.152,δ=-1.30 ,δ/(1+δ)=4.195。
      (θ)表示的是外溢参数,从以上总和分析中可以看出θ=0.15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商贸流通服务业每多生产1个单位产品,国民生产总值中总产品增加0.152个单位量。(δ)是系数估计值,其包括要素生产力、外溢参数在不同部门间的差异。从分析中可以看出δ值不仅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直接贡献,也是其外溢作用下产生的间接贡献。
      
      结论
      (一)传统分析法不重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溢作用
      在市场经济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从传统分析来看,以往对外溢作用进行分析时,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外溢作用的估算不是太准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会享用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溢效应,但是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并不需要对这种外溢效应支付经济费用。从这方面来看,外溢效应没有被计入经济增长统计的过程中,所以实际经济发展中将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给忽视掉了。也就是说,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商贸流通服务业外溢效应提高了我国经济运行质量,优化了国民经济结构,扩大了居民消费范围,增加了城乡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在经济发展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率和资源利用率,需要大力发展包括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济模式,以提高工农业生产总量,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二)商贸流通服务业效率低于非商贸流通服务业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计算出非商贸流通服务业及商贸流通服务业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差距为δ,而得出的2003-2012年δ平均值为-1.30,从中分析可以得知此阶段的经济增长率为负值,这意味着这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在投入同等资本和劳动力的情况下,商贸流通服务业产出小于非商贸流通服务业;另外在对外贸易的发展方面,商贸流通服务业边际成本低于非商贸流通服务业,这个局面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比如在信息技术、物流技术以及采购技术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资源整合。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运行的流通机制不够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其二是目前我国各种体制弊端影响商贸流通服务业外溢作用的发挥。而且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缺乏正确、完整的市场信息的引导,致使实际经济中产生较多的无效投资,导致经济结构失衡,降低了投资效率。所以,摆在我们面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如果不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很难充分发挥出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
      (三)商贸流通服务业促进基础产业的稳定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区域经济、上游产业以及增进消费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基础性引导作用。另外,从以上的实证分析中不难发现,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确实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的大小为0.152。当然,这仅仅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单独作用于经济发展中,因为在过去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其影响力更小,容易被忽视,但是现阶段,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从影响其他部门生产效应产生作用,而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部门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所以,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自然加大。同时,商贸流通服务业对我国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以及国民消费等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力综合起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大于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必须要重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基础性地位,在发展中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发展,以便发挥出商贸流通服务业多向性的影响力,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力因政策不同而有差异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但是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的体制和政策下也有不同的正负效应。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在计划经济下是不存在的,而整个商贸流通服务业停滞发展对国民经济运行、经济结构、国内需求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负面效应。所以,在计划经济下虽然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力为正,但是其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为负。而在市场经济下,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商贸流通服务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市场,在这种市场逐渐复杂化和丰富化的体制下,商贸流通服务业需求量逐步加大,开始形成以市场为机制的流通机制,促进专业化和多样化的个人消费发展,这种条件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正向间接推动作用。所以说商贸流通服务业外溢效应在不同政策和体制下对国民经济有不同的影响,基于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体制和政策支持方式,以便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从以上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传统分析法中低估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溢作用,商贸流通服务业效率低于非商贸流通服务业效率,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间接影响力在不同政策下其影响力也不相同。所以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同时国家也需要出台有利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为商贸流通服务业提供良好的政治发展环境,以便能够从各个方面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22(3)
      2.熊维.协同理论视角下零售商贸物流发展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4)
      3.葛万军.“外转内”背景下浙江商贸流通业态结构优化与升级[J].商业经济研究,2015(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参考,2009,15(3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研究及作用机理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9,21(31)
      6.郭铁民.应高度重视商贸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福建省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9)
      作者简介:
      郭敬哲(1973-),女,籍贯 :河北省博野县,中级职称,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知网
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时代经贸》杂志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60387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86号
电话:010-88258009 传真:010-88258676 E-mail: syjjyj#vip.163.com (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