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出版单位:《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
                 有限责任公司

总  编 辑:刘建湖

副  社 长:焦金平

副  总 编:李晓红

总编助理:贾辰豪

责任编辑:沈   昱  余建斌

理论编辑:陈晓波  

                 贾艳琳

美术总监:田华阙

美术编辑:陈卓夫

排版制作:熊顺林  陈卓夫 

                 刘佳洋  吕雅楠

期刊展示
8
2025年 第8期
7
2025年 第7期

                本刊简介

      由《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商业经济研究》创刊于1982年,是原国家商业部创办的国家一级商业经济类学术期刊,是我国商贸流通领域的重要学术阵地。期刊创办30余年,为传播商业前沿理论、促进流通创新发展、推动商贸流通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行业内和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期刊多次入选“CSSCI来源核心期刊”、长期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系《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分类转载量排名前茅期刊,2023年继续入编最新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目录,系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关键字          标题 作者 全文   
 
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依赖性演变与关键瓶颈约束实证研究
2016-3-28
      ■麻黎黎(宁波大红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宁波  315175)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依赖性演变与关键瓶颈约束。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关联演变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对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依赖性不断增强。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动力制造业和重工业成为其关键瓶颈约束之一,且程度正不断加大,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对商贸流通业的约束更为显著,而轻工业对商贸流通业的约束正逐步趋于弱化。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依赖性  演变  关键瓶颈约束
      引言
      商贸流通业作为我国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情况备受各界人士关注。作为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典型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演变趋势基本可代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例,2014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5669亿元,同比增长25.7%,比行业平均高10个百分点。2014年共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94.6亿美元,同比下降17.8%。数据显示,我国本土在批发和零售业的投资正逐渐增加,而外商直接投资呈下降趋势。为此,本文选取2002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这四张投入产出表进行研究,探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依赖性演变与关键瓶颈约束,为我国商贸流通领域的改革以及政府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研判与政策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理论模型
      产业关联既包括后向关联,也包括前向关联。在产业关联测度中,需要对后向产业与前向产业分别进行测度。其中采用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来对后向产业进行测度,采用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对前向关联进行测度。
      (一)后向关联测度
      假设批发和零售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为a ij,其计算公式为:
      (1)
      其中Xij为商贸流通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第i部门的价值量;Xj为第j个产业部门的总投入;n表示部门总数。一般来说,aij的值越大,表明商贸流通业与第i个产业的后向关联程度越高,该系数反映出商贸流通对第i个产业部门的直接依赖程度,也就是第i个产业部门对批发和零售业的直接制约程度。在直接消耗系数基础上可以测度完全消耗系数,公式如下:
      B =(I -A)-1 - I                          (2)
      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b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i产业部门所需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之和。
      (二)前向关联测度
      前向关联测度可采用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其中直接分配系数是指商贸流通业产品分配给另一个产业作为中间产品的数量占商贸流通业总产出的比重;完全分配系数是指批发和零售业直接分配和间接分配给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数量,也就是说完全分配系数既包括商贸流通业与另一个产业的之间分配关系,还包括通过中介产业而间接分配的部分。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后向关联问题,限于篇幅,对于前向关联测度本文将不再详述。
      (三)约束路径模型
      在商贸流通业系统中,直接消耗系数仅表示产业间单个链条的直接消耗关系;完全消耗系数则表示产业间多个链条构成的网状结构关系,不仅包括直接层级关系,还包括间接层级关系。根据上述关系,可建立约束路径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3)
      其中sij表示第j个产业对第i个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与直接消耗系数的比值;Min(sij)表示最短路径;aij、bij和n的含义同上。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依赖性演变特征分析
      首先通过上文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依赖性演变特征。批发和零售业作为商贸流通业的核心产业之一,其发展演变也是商贸流通业的典型。利用2002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四张投入产出表,根据式(1)计算批发和零售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具体前10位的产出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批发和零售业对上述产业的直接消耗最多,这些产业分别是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和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这十大产业中,包括3个第二产业和7个第三产业。2002年,批发和零售业对金融业的直接消耗最多,其次是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005年,批发和零售业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消耗最多,其次是金融业;2007年和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直接消耗最多,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数据显示,批发和零售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逐渐下降,对第三产业的消耗逐渐增强,说明商贸流通业的商品服务消耗不断上升,也折射出我国商贸流通业服务水平逐渐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直接产业关联演变呈现由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发展,对化学工业的直接消耗逐渐降低,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演变正不断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
      根据式(2),可计算出批发和零售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具体的批发和零售业完全消耗排名前10位的产出分布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批发和零售业完全消耗最多的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化学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住宿和餐饮业。这十大产业中,包括6个第二产业和4个第三产业。2002年,批发和零售业对化学工业的完全消耗最多,其次是金融业;2005年,批发和零售业对化学工业的完全消耗最多,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07年和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完全消耗最多,其次是化学工业。
      数据显示,批发和零售业对化学工业的完全消耗呈下降趋势,而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完全消耗呈增长态势。也就是说商贸流通业对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逐渐下降,对第三产业的完全消耗逐渐增强。
      批发和零售业对通运输及仓储业的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均最多,但其对化学工业的完全消耗要高于直接消耗。整体来看,无论是商贸流通业的直接产业关联演变,还是商贸流通业的完全产业关联演变,都反映商贸流通业的消耗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相对而言,商贸流通业对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要高于直接消耗。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关键瓶颈约束分析
      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受其他产业的影响,下文利用批发零售业的约束路径模型来研究商贸流通业的关键性约束路径。根据式(3)可计算出批发和零售业的sij值,通过整理可得如表3所示的批发和零售业sij值前10位产出分布情况。
      由表3可知,2002年批发和零售业的约束路径包括初级产业1个、制造业8个以及服务业1个;2005年批发和零售业的约束路径包括制造业8个以及服务业2个;2007年和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的约束路径包括初级产业1个以及制造业9个。四个年份批发和零售业的关键性约束路径均包括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仪器仪表和纺织业。这些产业都是批发和零售业比较稳定的约束产业,为批发和零售业发展注入动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仪器仪表对批发和零售业的约束在不断上升;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对批发和零售业的瓶颈约束呈现下降趋势。
      以上分析表明,动力制造业和重工业对商贸流通业的瓶颈约束在增大,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对商贸流通业的约束更为凸显,而轻工业对商贸流通业的瓶颈约束在减少。这个结果也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业在产业依赖性方面正逐步转型,过去商贸流通业与纺织等传统产业关联性较大,而受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度高的限制,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约束。实证结果显示这种约束正趋于降低,表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正逐步脱离一批传统产业的约束。但是,高端制造业对商贸流通业的约束更为凸显,也表明商贸流通业的高级化程度仍较低,难以适应高端制造业的流通需要,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和适应空间。
      结论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以批发和零售业为商贸流通业代表,实证研究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依赖性演变特征及其关键瓶颈约束。
      研究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直接产业关联演变为:该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逐渐下降,而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却增强,特别是对化学工业的依赖性明显下降,对商品服务的依赖性不断上升,即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依赖性演变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特征。
      与此同时,动力制造业和重工业成为其关键瓶颈约束之一,且程度正不断加大,高端制造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约束尤为凸显,而轻工业对商贸流通业的约束在减少。可见我国商贸流通业在产业依赖性方面正逐步转型。在此环境下,要加强商贸流通业与高端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增加商贸流通业的服务特色,提升高端制造业附加值的同时,丰富商贸流通业服务业务及层次,促进商贸流通业与高端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俊.现代化商贸流通的路径依赖与波及效应[J].商业经济研究,2015(8)
      2.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J].财贸经济,2009(1)
      3.司增绰,苗建军.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性和产业地位:苏、浙、鲁、粤的比较—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1(3)
      4.李丽.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北京市流通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3(22)
      5.汤向俊,任保平.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约束条件及其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1(10)
      6.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知网
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时代经贸》杂志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60387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86号
电话:010-88258009 传真:010-88258676 E-mail: syjjyj#vip.163.com (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