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出版单位:《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
                 有限责任公司

总  编 辑:刘建湖

副  社 长:焦金平

副  总 编:李晓红

总编助理:贾辰豪

责任编辑:沈   昱  余建斌

理论编辑:陈晓波  张   幸

                 贾艳琳

美术总监:田华阙

美术编辑:陈卓夫

排版制作:熊顺林  陈卓夫 

                 刘佳洋  吕雅楠

期刊展示
8
2024年 第8期
7
2024年 第7期

                本刊简介

      由《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商业经济研究》创刊于1982年,是原国家商业部创办的国家一级商业经济类学术期刊,是我国商贸流通领域的重要学术阵地。期刊创办30余年,为传播商业前沿理论、促进流通创新发展、推动商贸流通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行业内和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期刊多次入选“CSSCI来源核心期刊”、长期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系《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分类转载量排名前茅期刊,2023年继续入编最新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目录,系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关键字          标题 作者 全文   
 
2018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之五—— 便利店发展进入快车道,区域分散市场将步入智能化零售整合期
2018-5-10
       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在2017年进入“真正的春天”。强调“真正”,是与此前的“风口”之说相异。“风口”之说始于五年前的2012年,国内便利店销售额以两位数增长,连续三年增幅超过百货、超市、大型超市等所有其它实体零售业态。
       这股“风起”有两个关键词:O2O和互联网+。包括BAT(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与便利店尝试O2O业务,支付宝、微信支付在便利店推行手机支付,爱鲜蜂、本来生活等互联网公司的“网订店取”,其目的主要是希望用互联网的模式“挖掉”一块线下终端渠道,并非投资传统的便利店业务。到2017年,中国的便利店真正站上资本的“风口”,投资和增长贯穿全年。上半年,表现为传统便利店展店的集中放量。下半年,则是无人值守便利店及智能便利店面世的井喷。在外资便利店以超过30%的增速展店,本土便利店“舍命狂奔”巩固区域网点的同时,2017年的便利店市场还有一股发展力量,这就是传统商超、百货企业向便利店市场进军。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借传统商超、百货店自身资金量和本地市场先发布局的优势,以战略合作形式联手拓展便利店新业态。第二类是商超大卖场企业,依托自身生鲜超市的优势,探索“+生鲜”的社区生鲜便利店或超市型便利店。第三类是为整合夫妻小店、提升供货黏性,以B2B业务介入便利店。
       到2017年下半年,无人零售概念带动的无人便利店、智能便利店、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柜),一并爆发,令人目不暇接,无人便利店品牌数量和融资额记录不断刷新。  另一个热风口的则是门槛更低的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柜),出现许多新品牌,并有百果园、易果生鲜、娃哈哈等“大玩家”成为这些终端新零售的上游合作伙伴。但从目前来看,业界对无人便利店发展前景存在分歧,有人坚定看好此项技术对零售业成本降低和体验重构的作用,也有人质疑,认为无人零售的“死结短板”在人性化服务,完全的无人零售并不可行。
       专家认为,2017年便利店“风”起于两个来源:一个是大型零售企业及各方资本进军便利店,另一个是由于诸多互联网便利店的诞生。进入新世纪以来,便利店大部分时间是作为大卖场的补充业态存在的,而在互联网替代大卖场成为“一站式购物”目的地后,便利店因其便利属性,离消费者更近,能满足消费者“就近购买”需求,以及可作为网购提货和送货点展露出“不可被替代”的价值。
       专家认为,便利店业态优势明显,可以与大部分零售业态竞争,可以开展餐饮业务,也可以卖生鲜,还可以做增值业务。离消费者距离最近的便利店,理论上可以就近“截流”消费者的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需求。而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便利店年轻一代主力消费人群的崛起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政策对社区商业便利配套的支持,都给了便利店强势“起飞”的条件。
       便利店在中国有较大市场空间,并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迎来黄金发展期。原因有三:其一,中国便利店行业的集中度很低,属于分散型竞争市场,市场地域发展亦不均衡,提升集中度、扩展覆盖面存在较大空间;其二,未来万物互联时代,许多购物行为需求将主要表现为解决即时消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解决了门店和消费者的实时连接,为以加盟为主的便利店持续提升单店坪效,消化房租、人力等成本上涨,支撑连锁体系提供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撑;其三,对标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人均GDP和人口密度这两个因素对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起到明显的支持作用。
       专家认为,本土便利店接下来的战略重点,应从单一的数量增长转向注重提升经营品质,聚焦门店精细化管理,开发适宜商品与服务项目,同时加大差异化的自有品牌和鲜食商品的开发,力争在零售市场获得更大的份额。实际上,从外资便利店2017表现来看,其竞争力不断提升还得益于自身从门店型到商品的不断革新。
       2017下半年,阿里系新零售标杆盒马鲜生也宣布将涉足便利店,用技术来重构便利店的成本结构和体验。10月,鲜生活、绿城服务、易果以8400万美金,收购北京好邻居,收购完成后将对好邻居便利店零售网络升级。这两桩整合案也表明,走线下流量与智能化零售的结合之路或是便利店市场的下一站,而区域龙头形成的市场也将在不远的未来加速走向整合。
       对于2018年的便利店市场发展趋势及更远期的未来,专家认为,在无人便利店智能领域的尝试很多布局、趋势都将实际落地,便利店市场或将真实感受变革和重构的力量。同时,便利店将在各种“便利店+”的跨界上寻求成本缩减和效率提升的答案。


(中商联专家工作委员会供稿,执笔人:颜菊阳)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知网
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时代经贸》杂志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60387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86号
电话:010-88258009 传真:010-88258676 E-mail: syjjyj#vip.163.com (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