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万字,11部著作,覆盖中国近20多年的改革进程,涵盖国家战略、宏观经济、现代流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国际问题研究等诸多重大领域,其中大部分研究直接影响、转化为中国高层决策——中国高端智库学者、著名经济学家陈文玲以多年政策研究成果汇集出版的《透视中国》系列丛书,为外界打开了了解中国高层政策研究的窗口。
最近,由南开大学、中国经济出版社、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经济高端论坛暨陈文玲著作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理论界和经济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王春正、林毅夫、李君如、樊纲、隆国强、杨书兵、逄锦聚、胡鞍钢、白津夫、周天勇、李程骅等在会上对当前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和本套系列丛书进行深入研讨。
该套丛书是陈文玲担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等职务期间,长期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围绕国家战略、国家决策和政策需要进行多方面创新研究,形成的一大批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证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次出版的11部著作,选取了她多年来研究成果中的部分内容,基本涵盖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的思维足迹,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转化为国家相关战略或政策。陈文玲提出的一些基础理论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成为现代流通等领域的权威理论。
陈文玲参与或主持过多项国家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见证、参与并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工作,包括《“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研究》、《中美未来十年经贸关系研究》、《国家海洋战略研究》等多项重大战略课题研究,撰写向中央、国务院领导呈报的研究报告200多期,50%以上得到中央、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70%以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领导重视并批示,政策建议落地之高在高层智库部门实属罕见。
该丛书不仅收录了陈文玲各个时期的重要研究报告、发言等文献,还介绍文章写作的相关背景,反映了高层智库如何实地调研、形成决策参考,呈送国家领导人,得到重视和批示,最终纳入政策决策的整个过程。如《绝不能错失“一带一路”给香港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就是在陈文玲主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组织课题组进行的深化研究,提出香港社会存在的发展失衡、贫富失衡、产业失衡、心态失衡和动能不足,是香港有可能错失发展机遇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香港能否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不错失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既决定了香港的现在,更决定了香港的未来。这为外界了解中国高层政策制定提供了难得的史料。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感叹,陈文玲的研究不仅具有创新性、前沿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理论落地成为政策。
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世界经济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外部环境中,当代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的很多重大问题、很多重大经济现象都迫切需要给出属于中国自己的理论解答。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在会上指出,现在是一个需要经济学家的时代,也是一个中国出经济学家而且是出世界级经济学家的时代。作为中国的理论家和经济学家,应该关注现实,提供思想,拿出中国理论、中国方案。
由于从事高层政策研究工作的特殊性质,陈文玲长年默默无闻,外界了解较少。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评价陈文玲的研究时指出,陈文玲系统地研究并提出了社会化大流通的新理论,这些理论观点已经成为中国推进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形成了理论界、决策层和全社会的共识;她最早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她最早研究并提出流通产业是经济运行的先导性产业,对推动现代流通、现代物流起到独到作用等。
林毅夫认为,中国的经济学家应不懈地进行更有理论含量、战略含量和政策含量的创新研究,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因此,他表示希望陈文玲的研究成果能够引起外界更多的关注。(宗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