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统零售行业的经营模式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实体零售商积极转型,提升经营效率,以满足消费者业已变化的消费习惯。许多零售商通过应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赋能,加快转型速度,推出了不少新的商业模式及零售业态。
一、零售新物种频现
零售新物种指代某种新的商业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注重供应链重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开启数字化、智能化运作,以达至低成本、高效率的营运目标。2017年以来,零售新物种出现于多个商业领域,其中生鲜零售成为先行者。例如,阿里巴巴2016年开始孵化新业态超市盒马鲜生,永辉超市在2017年推出了超级物种,京东在2017年推出7FRESH等。这些零售新物种都开启了无界零售格局下的“超市+餐饮”模式,且店内采用了诸多黑科技,如人脸识别技术、智能货架、自助收费系统等,以优化门店管理和购物体验。2018年上半年,零售新物种再次升级,在“超市+餐饮”模式上加以改造。
二、跨界融合呈现新面貌,“零售+”全面开花
同质化仍然是目前国内多数零售企业面临的问题,即商品与营销模式大同小异。近年来,不少大中型零售企业通过跨界合作,借助多种业态模式和业种相互组合,适应市场变化了的需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例如,借助零售+餐饮、+娱乐、+文化、+医疗、+IP等,满足消费者生活各方面的需求,从过去大型零售追求的“一站式购齐”转向“一店式全方位消费”。此外,大型零售企业也在跨界发展,国内零售业已经有不少跨界项目,企业间的经营融合也在向纵深发展,跨出传统经营范围也渐成气候。
三、通过创立自有品牌提高自身竞争力
现如今在中国,许多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为此,一些传统超市及电商通过推出商业自有品牌,既满足了消费者这方面的愿景又为自身赢得了更高的毛利率。自有品牌在大型零售企业方兴未艾,具有不可限量的光明前景,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商品自营的主要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电商也推出自有品牌及自营平台,并严把商品质量关,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社交电商也加入了自有品牌的商战,小红书在2018年推出了自有品牌有光REDelight 。它们有些通过ODM模式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化身买手和品控员,挑选供应商,并监控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选择、产品设计、打样、规模生产、销售等,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电商所选的供应商可帮助提供原创研发产品,第三方品牌产品或品牌制造商产品。同时,电商也通过线上的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推出更适合市场的适销对路产品。
四、舍弃传统门店模式,以快闪店面貌出现
近年来,零售行业兴起快闪店热潮。零售商或品牌商以租短期店铺方式售卖限量商品,无需承担高昂的租金,就可实现营销目标或试水新产品、新科技,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及消费体验,从而让品牌产生话题并引起关注。一方面,实体零售品牌商推出线下快闪店,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很多线下快闪店。业内人士指出,线上快闪店也是一个新的趋势,很多奢侈品品牌除了以实体店形式推出快闪店之外,还试水线上快闪店,例如BURBERRY,VALENTINO,CALVIN KLEIN等都趁七夕推出了网上限时店,以吸引年轻顾客。
五、线上线下融合加速,“零售到家”异军突起
从近几年趋势看,由于电商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光顾实体门店的频次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年轻消费族群此种现象更为明显,甚至有些年轻人所有消费交易都使用智能手机达成。为了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消费习惯,许多零售商除了提供店铺服务外,亦开始寻求零售到家服务并主要通过线上业务实现。鉴于自建电商平台代价太高,实体零售商通常采取与京东到家、饿了么、美团等合作的方式,形成线上线下O2O互补渠道。这样的趋势在一、二线城市已经非常普遍,三、四线城市也在加速跟进。
专家认为,零售业创新和升级改造的浪潮将在2019年得以持续,并成为业界技术竞争的主要手段。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许多零售商开始回归零售业的本质特征,重塑核心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以及更加个性化、更为便利的购物体验。
(中商联专家工作委员会供稿 执笔人:林诗慧、李晓怡、陈皓欣)
|